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隱私權聲明
加入會員
服務條款

 

「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非常重視會員的隱私權且遵循「個人資料保護法」之規定,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您可參考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1. 個人資料之安全

保護會員的個人隱私是「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重要的服務理念,在未經會員同意之下,我們絕不會將會員的個人資料提供予任何與本購物網站服務無關之第三人。會員應妥善保密自己的網路密碼及個人資料,不要將任何個人資料,尤其是網路密碼提供給任何人。在使用完「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網站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功能後,務必記得登出帳戶,若是與他人共享電腦或使用公共電腦,切記要關閉瀏覽器視窗。

 

2. 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利用

「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相關網站所取得的個人資料,都僅供其內部、依照原來所說明的使用目的和範圍,除非事先說明、或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否則「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網站不會將資料提供給第三人、或移作其他目的使用。

    • 蒐集之目的:
      蒐集之目的在於進行行銷業務、客戶管理、服務或調查、統計、研究分析。「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將藉由加入會員之過程來蒐集個人資料。
    • 蒐集之個人資料類別:
      「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於網站內蒐集的個人資料包括,
      (1) 辨識個人者:如會員之姓名、地址、電話、電子郵件等資訊。
      (2) 個人描述:例如:性別、出生年月日等。
    • 利用期間、對象及方式:
      (1) 期間:會員當事人要求停止使用或「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停止提供服務之日為止。
      (2) 利用對象及方式:會員之個人資料蒐集除用於「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之會員管理、客戶管理之檢索查詢等功能外,亦將利用於辨識身份、行銷廣宣等。例示如下:

      a. 會員內容服務或廣告行銷等:提供會員各種內容服務或課程文宣等、透過電子郵件、郵件、簡訊等提供與服務有關之資訊。
      b. 回覆客戶之詢問:針對會員透過電子郵件、郵件、傳真、電話或其他任何直接間接連絡方式向「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所提出之詢問進行回覆。
      c. 其他:提供個別服務時,亦可能於上述規定之目的以外,利用個人資料。此時將在該個別服務之網頁載明其要旨。
    • 會員就個人資料之權利:
      「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所蒐集個人資料之當事人,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得對「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行使以下權利:
      (1) 查詢或請求閱覽。
      (2) 請求製給複製本。
      (3) 請求補充或更正。
      (4) 請求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
      (5) 請求刪除。
      會員如欲行使上述權利,可與「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連絡進行申請。
    • 請注意!如拒絕提供加入會員所需必要之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享受完整服務或完全無法使用該項服務。

 

 

資料安全

為保障會員的隱私及安全,「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會員帳號資料會用密碼保護。「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並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保障所有個人資料之安全。

 

個人資料查詢或更正的方式

會員對於其個人資料,有查詢及補充或更正、停止電腦處理及利用、刪除等需求時,可以e-mail至wishbirdspace@gmail.com將迅速進行處理。

 

隱私權保護政策修訂

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本公司將會不時修訂網站政策。會員如果對於「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網站隱私權聲明、或與個人資料有關之相關事項有任何疑問,可以利用電子郵件wishbirdspace@gmail.com與我們聯繫。

 

 

 

 
 

丹佛阿德勒心理生活學院為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正式認可之分會

 
丹佛阿德勒心理生活學院 (Denver Institution of Adlerian Living, DIAL) 的宗旨是向在地和全球的華語/英語族群推廣阿德勒心理學,亦稱個體心理學 (Individual Psychology)。 DIAL 將提供基於實證、理論、可行動的資訊,針對各社會生活任務(愛、工作、友誼、自我發展和心靈健康)提供培訓和諮詢。重點領域包括創傷和文化知情身心健康自我照護、教師和家長諮詢、生命設計(生涯發展與建構),以及成癮康復等。
 
丹佛阿德勒心理生活學院由楊瑞珠(Julia Yang Blagen) 和馬克·布萊恩(Mark Blagen)博士共同主持。我們均從諮商師教育和督導專業領域退休。我們是《勇氣心理學》一書的合著者,已被翻譯成中文、日文和韓文。Julia獲頒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可終身成就及阿德勒心理代言人,也是專注於身心醫學的認證健康教練。馬克專門從事成癮諮詢。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對個人、家庭和社區健康的認識並採取行動。
 
您的身心和社會生活的和諧健康是「我們的」關懷
 
根據新近的基因表觀遺傳發現和腦及神經科學研究指出大部分慢性疾病來自不良壓力反應,人們缺乏自我覺察及自我照顧知能,或著是經年累月地過著傷害自己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也指出我們的身心系統有其自然療癒智慧和能力。維也納個體心理學 創立者,阿德勒一向享有「西方的孔子」和「自助心理學之父」的美名。阿德勒及其追隨者以身心不可分割的整體觀指出我們的自我觀、人我觀和生命觀和我們的人際關係及社會互動息息相關,也決定性地影響了我們的症狀的產生以及自我療癒的效能。然而當今一般醫療系統著重提供「疾病管理或預防,較少有機會和時間為在社區裡看到為追求健康者提供個別化和有系統化的諮詢服務。關懷自己與所愛的他人的您若身體有不適,最好的做法是在讓醫師協助診斷排除器官病變,若有需要須先進行疾病管理,再探討了解自己身心不適症狀的源頭和追求整體健康生活的改善。
 
丹佛阿德勒心理生活學院的華語聯繫窗口為「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聚合一群跨領域但有共識的專業助人工作者,相信人有自我療癒和自我照護的權利及義務, 希望能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在參與者主動選擇的前提之下以現場或視訊方式舉辦公益講堂、主題式小團體課程、經驗是讀書會或個別諮詢。整體目標在於以有科學依據之整合身心健康資訊提高自我覺察之敏感度,探索及建立生活優勢與資源 ,並結合醫療、社區及教育支持系統,催化我們面對及克服挑戰、體驗能催化自我療癒的生活經驗和選擇、及追求人我和諧與改變的勇氣。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