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ISFP:內向、善於觀察、感性、感知型】
你有羞怯、冷靜、友善、敏感、謙虛的個性,所以你不太喜歡去當一個團體裡面的頭頭,也不喜歡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或想法,就因為你不喜歡管理別人,所以你通常是一個很容易在一起、忠心的好夥伴。而你也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很喜歡大自然的一切,喜愛小動物。不過,你要注意:有時候因為你不喜歡競爭,所以別人會覺得你不夠積極、不太有活力,會影響別人對你這個人的看法,覺得你沒有上進心。將來比較適合藝術、職技等較能獨立發揮的工作。
 
給師長的說明:
這型的孩子通常是很有好奇心的探索者,不疾不徐、常常獨自一個人沉醉在自我探索的世界中,而忘了一些其他的事,例如:在大家準備吃飯的時候,還在玩耍;在準備上車出遊時,卻還在看電視。所表現出來的方式,常常讓人失去耐心,別人的反應也會讓敏感的ISFP型小孩覺得:是不是別人都認為我沒有一件事可以做得好的?
ISFP的學生,是不太與人競爭的孩子,經常是不慍不火,不怎麼積極主動,也不常表達意見,容易被老師忽略,其實這樣的孩子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喜歡去改變別人,所以就選擇沉默。有時候,師長會受不了孩子溫溫吞吞的樣子,而給予責備,小心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挫折。
ISFP型的孩子,有時會錯過回家的正常時間,而與過度限制小孩行為的爸媽發生衝突。這一類型的孩子,似乎對於金錢的管理,以及對時間的管理,有相當大的困難,建議父母可以適度管制其零用錢,不然他可能會一下子就把零用錢給花光了。
 
如何發展人格及開發潛能:
多提供各種藝術或勞作的動手做學習方式,多稱讚孩子的作品。
多讓孩子接受音樂的薰陶,鼓勵他/她學樂器或唱歌。
留意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在交談時專心傾聽並注視他/她的眼睛,用溫和輕柔的聲音、但具體明確地將該有的規矩及教導內容說清楚。
允許孩子自行安排其個人物品,在年紀尚小的階段須留意居家環境能禁得起探索性活動不致造成危險。
可以用讓孩子驚喜的有形獎品來嘉勉其表現,營造一個培育孩子自信力成長的氣氛。
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其感受及感情,讓他/她感覺到你/妳的支持,但幫助孩子了解其目前的感受及看法在將來可能會因不同的角度而改變,用討論的方式解決有衝突的問題情況。
ISFP型:
這型的老師較溫和、善解人意,對於學生有高度的關懷與認同,對於學生的發展也採取較開放的態度,不會對學生造成期望上的壓力,你/妳並不是不管學生,只是你/妳希望學生有更自由的空間成長,不要去限制或改變孩子一些發展的方向。
 
ISFP型的父母,對小孩的態度是關懷、認同,而非控制,因此要小心:若是〝P〞(感知)型的孩子有過多的興趣,而你/妳又過度尊重,可能會造成他在學習上一事無成;而具〝J〞(決斷)個性的孩子而言,妳/你的開放態度又會讓他無所適從;你/妳的態度並沒有錯,只是在方法上作一些調整即可。
 
 
 
您的身心和社會生活的和諧健康是「我們的」關懷
 
根據新近的基因表觀遺傳發現和神經科學研究指出大部分慢性疾病來自不良壓力反應,人們缺乏自我覺察及自我照顧知能,或著是經年累月地過著傷害自己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也指出我們的身心系統有其自然療癒智慧和能力。維也納個體心理學 創立者,阿德勒一向享有「西方的孔子」和「自助心理學之父」的美名。阿德勒及其追隨者以身心不可分割的整體觀指出我們的自我觀、人我觀和生命觀和我們的人際關係及社會互動息息相關,也決定性地影響了我們的症狀的產生以及自我療癒的效能。然而當今一般醫療系統著重提供「疾病管理或預防,較少有機會和時間為在社區裡看到為追求健康者提供個別化和有系統化的諮詢服務。最好的做法是在讓醫師協助診斷排除器官病變,若有需要須先進行疾病管理,再探討了解自己身心不適症狀的源頭和追求整體健康生活的改善。
 
「我們的」勇氣生活工場聚合一群跨領域但有共識的專業助人工作者,相信人有自我療癒和自我照護的權利及義務, 希望能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在參與者主動選擇的前提之下以現場或視訊方式舉辦公益講堂、主題式小團體課程、經驗是讀書會或個別諮詢。整體目標在於以有科學依據之整合身心健康資訊提高自我覺察之敏感度,探索及建立生活優勢與資源 ,並結合醫療、社區及教育支持系統,催化我們面對及克服挑戰、體驗能催化自我療癒的生活經驗和選擇、及追求人我和諧與改變的勇氣。

 

跳至網頁頂部